时光飞逝,有如白驹过隙。有的人在时代的浪潮中,似片片黄叶,悄然坠地,深沉河底,未发出一点声息;有的群体虽然退于历史的大幕之后,却始终被世人赞扬和铭记。
有那样一群人,他们中的大部分是勤劳努力大半生,却依旧被剥削压迫的贫苦工农子弟。在那个风雨飘摇,家国不安的三十年代,他们迫于生计,揭竿而起;攻城拔县,翻山越岭;战斗失利,乡村结营;大反围剿,突围前进。那是一个最为艰辛的时代,却诞生了极为坚强的人群,那是一段传说般的历史,那是一个奇迹样的烙印。那群人的名字,叫红军;那段行进的道路,长达两万五千里。
是什么让他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是什么令他们不惧风雨,不断跨越?是抗击外辱整肃家事的责任,是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求生的欲望,是不屈于列强侵略的义务,是为曾经过往今后开来、是要拼尽全力找回自己已经千疮百孔国家的尊严!
爬雪山,过草地,金沙水拍云崖暖;躲追兵,避轰炸,大渡桥横铁索寒。三百八十余次战斗次次流血,四百三十多名领袖尸骨未寒。攻克七百余县,渡过二十四河,穿过十八省,翻越十一山,平均三十岁,步行两万五。何处无人叫好,哪里缺少点赞?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由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创造而来的,这句话毫不夸张。近二十七万红军将士长眠于荒芜的地方,用血水使山巅的贫瘠雪原仙云环绕,以生命让湖滨的盐渍土地鸟语花香。
犹记得那位军需处长,为了战士们的温饱贡献出自己的食物和外套,在雪原上被冻成一尊冰雕,长眠于他乡;受将士们爱戴的邓萍参谋长,为了掩护撤退被流弹集中头部,牺牲在一片死寂的战场之上;四渡赤水显惊天谋略,二十二勇士飞夺泸定桥……长征精神永不磨灭,中华品质从未消亡。
“不忘初心,徒步二七,”郑大外院将口号喊得震天动地;不畏困难,克服艰险,参与成员在路途之中勇往直前。近二十公里的旅程,被外院的“勇士”们踏在脚下。一面外院旗,导领着徒步成员前行的方向,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上天桥秩序井然,过绿灯一路小跑。负责人一前一后保护成员安全,机动组横封竖护以防突发事件。记者随队跟拍,校报沿途采访。 此次出行,学院已经把能够安排的做到了最好。
活动前半个月,组织部负责人进行了活动的细致策划,入教室进行活动宣传并提前挑选参与活动的一四级一五级一六级成员,与校保卫处、高新区公安局、郑州市公安局与治安大队等部门协调以确保活动顺利进行。活动前一天在院办召开会议强调出行安全问题并制定应急预案,以防行进途中出现突发事件而无法及时处理。
十月二十二日清晨六点半,天飘小雨,活动各组负责人在泊月大道中部集合,领取反光贴。七点,当越来越多的日光洒向大地,当朝阳从一抹抹微云的遮掩中缓缓升起,集结完毕的同学们步出校门,在凉爽的微风中前进,出校门过红绿灯时,机动小组的成员们礼貌地请求即将通过马路的车辆暂停,以保障同学们的安全。前一段路途较为平坦,人行道宽,大家的行进速度很快,行进至第八公里到达第一个休息站时食用食物保持体力。又前行约三公里后,进入市区,由于部分路段正在施工、车辆较多且车速快、同学们“长途跋涉”身体疲劳等原因,行进速度明显放缓,大家在第十三公里处稍适休息,经万达广场,档案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地标性建筑。令大家惊喜的是,在第三次休息之后,我们步入了郑州大学老校区,校区里古色古香的建筑,曲折蜿蜒一路向前的河流,一张张陌生但极为亲切的面孔,一排排与新校区相同的树木,都使得我们不禁驻足,四周张望,意欲踟蹰。走出老校区的校门后,大家移步大街,穿越隧道,一鼓作气,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二七广场。
那塔不高,但需要我们每个人去仰望;那塔不宽,但需要到达塔底的同学们一步步丈量。那塔很古老,可它在在近四十多的风霜之中,屹立不倒。它是航标,指引着未来,也让历史在我们内心激荡。就在这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日子里,我们穿大街、走小巷、过工大、入南校,看小楼檐角,古色古香;观青松劲柏,迎风摆摇。到达塔下的那一刻,相信每个同学心中都骤然充溢巨大的成就感。我们在塔下放声呐喊,辛酸与收获的喜悦扑面而来,大家,成功了。
这趟旅途很艰辛,它让我试着去体悟,去仰望那个三十年代的奇迹般的曾经与过往。我们早上七点准时缓慢迈出大门,一路有着负责人员和学姐学长为我们保驾护航,而红军在战火烧焦的沿途狂奔猛跑,一不小心就会被流弹击中而命丧;我们所经过的道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而红军战士们所行进的大河湍流骇浪,雪山荒芜空荡;我们自备零食和“干粮”,而红军只能凭靠草根树皮勉强果腹填饱;当日朦胧的天色夹杂着微风细雨,可红军在千米以上海拔的雪山上攀登,并未流露出半点不满与后退之意;我们在二十公里之后纷纷表达里程过长带来的苦恼,可你能看见,红军没有眼泪,他们在用自己的毅力奔跑,虽然一直前行,但从未忘记自己的方向。他们的壮举是人类历史的奇迹,通过徒步二七的活动,更能使我们将他们铭记。
你看那久经沙场的红军老兵,他们的眼里满含的是对国家安定的憧憬与希望。他们迎着弹雨,满是枪伤,却义无反顾地一次次冲向前方。步行前往二七广场,是为了追思和回忆,在这个繁华而嘈杂的时代,将我们的英雄永远铭记于心。辛苦的我们以这样的方式体悟了红军长征的艰苦,也让外院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的活动更加富有意义。
徒步二七,走道穿巷扛院旗扬郑大外院学习前辈声音;不忘初心,过桥拾阶行校训显中华青年缅怀先烈真情。只要那颗学习前辈精神的心还在,中华民族精神就永远不会褪色,红军战士们的事迹就会世代流传,永不磨灭。
愿徒步二七活动长留于心,愿长征精神被中华儿女永远铭记。